青海热贡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

作者:民族民间    发布时间:2017-07-26

对于青海的热贡地区而言,农历六月是歌舞的季节,也是盛装狂欢的季节。日前,有着1400多年历史,由当地藏族、土族共同参与的最为盛大的传统民间节日“六月会”在热贡地区举行,隆务河畔桑烟弥漫、歌舞不绝、天地同乐。如今,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恢复并扩大到24个村庄共同欢庆,而几年前与之相关的民俗庆祝活动曾一度萎缩到只有几个村庄在坚持举办。

      7月初,首届青海省民间藏戏汇演暨第二届中国·青海热贡“雅顿”艺术节在黄南州同仁县举行。除西藏、甘肃和青海果洛州、玉树州等地的藏戏院团热情参与汇演外,热贡本地也有10多个民间藏戏团献上了精彩的演出。这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2008年,热贡地区的民间藏戏团只有6家,藏戏演员仅60余人;如今,民间藏戏团的数量已增加到16家,有六七百名民间藏戏演员活跃在藏戏表演的舞台上。

      这些喜人的变化,发生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之后。

      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保护合力

      热贡,是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尖扎县、泽库县部分地区的藏语称呼。热贡文化,主要指以同仁县隆务镇为中心,以隆务河流域为地理脉络,由藏、土、汉、蒙、回、撒拉族等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高寒农牧交错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传承藏传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升华成的一种特色区域文化形态。

      2008年8月,文化部批准设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它是继闽南、徽州之后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区涵盖黄南州所辖3个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黄南州总面积的62.5%,保护区人口总量约22.8万人。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文化部门一家难以抓好,为统一协调,有序推进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工作,2009年建立了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保护区建设的重大问题。2010年,黄南州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就全州合力推进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同年,黄南州还成立了副厅级建制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对保护区建设实施统一协调管理,使保护区建设由过去的文化部门单一管理上升为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这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尚属首例。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保护区的管理效能,大大增强了保护区建设任务的落实力度。

      自保护区建设以来,黄南州高度重视政策和经费的保障。通过对当地文化生态传承发展脉络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品类分布进行比较科学的论证,先后制定出台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并且根据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与保护区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如《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暂行)》(2012年9月实施)、《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认定与管理办法(暂行)》(2013年6月实施)、《保护区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管理办法(暂行)》(2013年6月实施)、《黄南州首批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评审办法》(2014年9月实施)、《热贡艺术堆绣鉴定标准和方法》(2015年6月实施)、《热贡艺术(唐卡绘画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2015年6月实施)等系列规章,还草拟了《热贡唐卡鉴定评估实施细则》。

      据统计,自保护区建设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6393万元,州、县政府累计投入配套资金约4.06亿元,用于热贡艺术博物馆、河南县博物馆、尖扎县博物馆、同仁县热贡文化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非遗项目的保护。2011年末,黄南州建立了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用于博物馆建设和举办唐卡大赛等活动。此外,黄南州还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协调金融部门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贷款3000万元,用于扩大传习及生产规模,有力地保障了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

      用文化滋养生活,以“品牌”造福家乡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促进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协调人际关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热贡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大部分地区处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因此肩负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在制约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热贡人能够充分地从当地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资源中汲取养分,通过开展生产性保护,使非遗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用独具特色的精湛技艺去滋养和改善生活。

      在同仁县年都乎乡卓隆村,50户村民几乎每户都有一人接受了同仁刻板印刷技艺的培训。每年农闲时节,仅凭这一项非遗技艺的传承,该村人均年收入就能提高4000元以上。按当地扶贫工作的标准,村民年均收入超过3700元就意味着跨过了脱贫线。

      同仁县吾屯村非遗传承人尕藏以热贡神笔唐卡艺术有限公司为依托,每年组织120多名当地艺人到四川、甘肃、山西等地从事唐卡、彩绘、泥塑等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为此,他还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在热贡,每年约有500名民间艺人输出到外地,年创总收入达2500万元以上。

      在保护区的核心村落,“村村有画室、户户有画师”“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景象已经成为青海全省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典范。据统计,保护区内热贡文化从业人员已由2011年的1.3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3万人,热贡文化艺术品销售收入由2.4亿元增长到6.5亿元,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非遗企业达到5家。

      为了做好做强家乡的文化品牌,促进地区产业的良性发展,从2013年,黄南州开展了全国热贡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活动。去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保护区为全国热贡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也是全国唯一的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热贡唐卡”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区域保护手段,对规范热贡唐卡的市场管理,维护热贡唐卡绘画者、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热贡地区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和推动“热贡唐卡”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保护区还成立了唐卡鉴定中心,建立了由国家级、省级、州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民间艺人组成的唐卡鉴定专家队伍,对唐卡作品从绘画品质层面给予认证。同时引进唐卡检验检测公司入驻保护区,由取得资质的专业人员采用技术设备,对绘画唐卡所使用的矿物质颜料成分进行科学检验检测,并出具唐卡质量检测证书。目前,保护区正在推行为经过上述两项认证的热贡唐卡作品生成显示其“身份”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即可获取有关作品的绘制内容介绍、绘制艺人的从业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过程、颜料成分、品质保证等全部信息。

      此外,在鼓励热贡艺术的传承人在保护区授徒传艺的同时,保护区管委会还积极引导民间艺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大同、沈阳等城市设立热贡文化窗口,形成以保护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热贡文化宣传网络。目前,已设立的热贡文化窗口已超过200个,民众可以通过这一媒介进一步了解以热贡艺术为代表的热贡文化。

      通过综合系统地保护承载区域内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建设和实践在提升热贡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区内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增进了民族团结。每年,各个非遗传习中心都积极地捐款、捐物,默默地践行着赡养老人、筹建幼儿园、资助大学生等义举。年都乎村的先巴格乐等唐卡艺人,已坚持12年每年捐资30余万元帮助当地和周边村庄里生活有困难的村民。保护区的建设,不仅让当地的居民获得了最直接的实惠,也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

      营造良好传习环境,多渠道培养传承队伍

      热贡文化是以藏传佛教艺术为代表,以多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为载体的多元文化的集合体。目前,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黄南藏戏、土族於菟、泽库和日寺石刻技艺、同仁刻板印刷技艺已先后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热贡艺术、藏戏还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保护区管委会对重要非遗项目的存续进行了全面评估,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了对应的保护措施。

      热贡艺术是保护区内传承发展相对较好的项目,它包含绘画(唐卡、壁画)、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彩绘图案等多个门类,具有生产性强、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多年来,保护区坚持以“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理念,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与引导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热贡艺术传习场所建设,形成了国有与社会力量共同兴办传习展示设施的喜人局面,使热贡艺术的传承由过去的家庭小作坊向传习中心转变。

      几年前,热贡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桑斗合和他的徒弟们还挤在他的家里作画、学画。如今,再次造访桑斗合的家庭作坊,他会很得意地将访客引到隔壁间的一个宽敞院落。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桑斗合将这个极具热贡特色的民居改成了唐卡传习中心。屋内的地板和墙壁完全采用藏式的木质装修,阳光能够透过落地窗洒到屋里,桑斗合和徒弟们可以安静惬意地在此作画。

      目前,在热贡完全由民间艺人兴办的热贡艺术各类传习展示中心已有20个,涵盖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等多个门类。近千名学员在传习中心内接受学习,近百名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都有教学任务。

      除了各传习中心的专业培养外,保护区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和扩大传承梯队,如通过开展非遗示范户创建活动、热贡艺人命名授牌活动、吸收民间艺人成为黄南州热贡文化协会会员等,进一步把一般民间艺人纳入传承范围。保护区内的300余名非遗示范户、热贡艺人每年收徒传艺2000余人,黄南州热贡文化协会会员达700余名。通过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邀请娘本、西合道、夏吾角、扎西尖措等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在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授课,把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培训学员。黄南州文化局还对在每年举行的热贡唐卡绘画大赛中获得荣誉的年轻艺人给予提名进入州级民间工艺师队伍或颁发证书及奖金等不同形式的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年轻艺人传承唐卡技艺的热情与积极性。此外,非遗进校园的工作也在黄南州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工艺美术中专班、少年藏戏团、唐卡绘制技艺的兴趣班等多种实践形式受到了中小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近年来,对于藏戏、石刻、堆绣、泥塑、热贡“六月会”等存续状况相对薄弱的非遗项目,保护区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在技艺传承保护、传习场地修缮、宣传展示等方面给予强有力地扶持。不仅民间藏戏团从2008年的6家增加至16家,跳“六月会”的村庄从8个恢复到现在的24个,堆绣、泥塑从艺人员也从8年前的百余名增加到现在的上千名。在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全村共有257户居民,其中有270人是从事石刻技艺的民间艺人。“一进到这个村子,就能听到每家每户叮叮当当做石刻的声音,我觉得那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交响乐’。”谈起这个村子,保护区管委会主任乔得林动情地说。2016年,该村仅凭石刻一项就实现了600万元的产业收入。


上一篇: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

下一篇: 整体性保护破解非遗传承难题——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