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

作者:民族民间    发布时间:2017-07-31

 7月27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2007年以来,文化部在全国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为进一步明确保护区的建设方向,文化部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和构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项兆伦指出,构建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遗产的可见度,彰显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保护发展的自觉性,宣示保护责任和义务。在保护区建设中要着眼于突出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突出社区的承载作用,注重氛围建设,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培育独有特色。保护区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以及非遗项目所在的社区和传承人群。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保护责任和义务,既要向文化部报告建设情况,也要定期征求本区域社会各界的意见,开展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项兆伦强调,保护区建设的基本抓手是推进国家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保护生态区的环境和空间,为传承人群搭建展示才情、销售产品、传承实践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的各种机会。要将保护区作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传统表演艺术展演活动的重点地区、支持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地区、开展非遗品牌活动的重点地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的17个省区市的文化厅(局)分管领导,31个省区市文化厅(局)非遗处处长,21个保护区所在地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文化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和文化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170余人与会。


上一篇: 文化部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篇: 青海热贡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