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衣钵传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有感

作者:董永俊    发布时间:2020-07-17

       近期,在“不忘初心,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党日活动中,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感触颇深,收获良多。家庭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人素来看重家风家教,有谚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即表达出中国传统修身治家观念,一个人如果得到没有家教或教养的评价,在知书达礼者看来会视为莫大的羞耻。在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中,对于家庭家风家教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经验层面的感性认识,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家教家风家教的系统论述,在认知上得到了理性化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时性与共识性的交汇统一中展开系统论述,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基于这类在党的执政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我在这里跟大家语重心长嘱咐,要操这点心,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每一位党员都应该“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拿起纪律这把戒尺,纪要奔向高标准,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又要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越雷池一步。”严于律己,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二、关于家庭教育方面

       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其社会影响与作用也是广泛与深远的。首先,“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关系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妇女应该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再者,“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孩子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总书记倡导重视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其中蕴含了他对妇女青少年给予的深切嘱托勉励,“使千千万万个人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总书记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以“家”为核心的系列论述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文化语境,从中国本土社会结构的客观认知,似乎也更有助于我们客观审视一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惯习,人类社会结构格局不同会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所谓的“差序格局”,即“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最基本的亲属就是亲子和同胞,即所谓的家庭的范畴。“一个差异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在民间生活的日常价值判断是“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费孝通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像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因而,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这一论断深刻揭示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一个重要属性:“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因而,有些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出现,也是基于大的社会环境与风习形成的,在每个人成长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习而成,很多习以为常的习惯性思维往往更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与审视。当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党员及其家人,都应该时时警醒、日醒三身,突破某些传统风俗熏习下形成的文化惯性与思维局限,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强化学习,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大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上一篇: 谈家风

下一篇: 学习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