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讲述 •记录 ——影像为非遗传承保护“培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3

 时间: 2019-06-13 10:14:15 来源: 中国文化报编辑: 白琳

  此次非遗影像展的入围影片中,展现演述克智的7岁彝族少年的影片《克智少年——吉则尔曲》令观众印象深刻。片中呈现出的彝族克智在彝族民间的生存状态,以及父辈对于孩子学习克智面临未知未来的担心,在帮助大众了解彝族克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反思。

  该片主创人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在与观众交流时,谈到了自己拍摄此片的体会。“彝族有谚语:‘积雪在山上时,你看得见,但是雪融化,你就看不见。’民族文化也是如此,我深刻地感受到,有些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这也是让克惹晓夫越来越多地选择用影像记录更多像彝族克智这样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因,他希望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并走近这些民族文化。

  影片的开放式结尾令不少观众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7岁的天才少年,包括他将来的发展,未来他是否会继续深入学习彝族克智并成为优秀传承人。很多观众向该片主创人员提出,应在本次影像记录基础上,继续跟踪记录少年的成长历程。对此,克惹晓夫也以影像记录者的客观和真实态度诠释了自己对非遗影像记录的理解:“我想起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民族文化究竟面临怎样的生存未来,一个少年对文化传承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一切交给生活。”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非遗影像创作者在用镜头捕捉传统文化时遵循的一种创作态度:既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命运,让传承人与当下发生联系,同时以客观的记录还原传统文化真实的状态与境遇。

  多元呈现 讲述非遗故事

  正如非遗影像展组委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静所说:“从过去非遗田野调查中辅助性的工具,发展到如今,成为传播领域日益受重视的手段,纪录片制作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传播环境也更加友好、便利。这同时也意味着,非遗影像记录者承担的责任更大、面对的要求更高。”

  学术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对影像记录非遗这一方式有着普遍共识:当下大众更愿意接受的传播内容和方式是数字化、带有故事性的视频,因此非遗影像记录需要注重“视频优先、故事优先、移动优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在长期的纪录片拍摄和创作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影像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她看来,如今世界各国特别关注中国文化,如果创作者在传播方式上仍采用传统、保守的方式,可能会影响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传播力。“尤其在进入融媒体时代,网络视频、短视频等播出平台都应该成为非遗影像记录者可以选择的传播阵地。”她说。

  张雅欣强调了非遗影像记录中的故事性:“故事人物与观众心灵对话的深度决定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她在学术座谈会现场播放了纪录片《极地》中的一个片段,讲述了3位藏族老阿妈熬制一种以本地植物为原料的“面膜”,主动给路人涂抹的故事。影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将文化传承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传达出来,让在场的观众深受感动。

  实际上,借助技术、传播平台以及故事讲述的方式,让非遗影像更“好看”,成为这次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的共同追求。如作为影像展开幕影片的人文纪录片《璀璨薪火》,特别采用了4K3D(4K resolution 3D film)电影拍摄器材进行拍摄,用镜头展现祖国山川大地的壮美,并一一记录下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身体力行。该片出品人、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凌磊表示,希望将更多充分展现非遗之美的纪录片呈现给观众,也希望在记录这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人们去认识并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涵与韵味,进而传承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

  此次影像展特邀参展的影片《嫁衣》放映现场令观众数度落泪。影片通过讲述两代苗绣传承人的相同技艺与不同命运,表达了苗族人自觉继承苗绣传统,不断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意愿。不同于很多纪录电影用镜头语言记录还原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或呈现传承人的坚守精神和生存状态,这部影片以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同时借由美国人类学者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一个民族,我们既要看它过去的辉煌,更要看它当下的坚定。”影片中这一句台词很好地诠释了其拍摄的现实意义。

  同样得到观众及众多专家肯定的影片《红事》也因巧妙抓住了在展现陕北古老婚俗过程中充满矛盾张力的故事,让观众体会到古老民俗文化的妙趣横生,也感受到古老传统与时下生活在一些方面存在的冲突。

  记者注意到,此次入围非遗影像展的作品类型多样,包括动画、短片、系列片等,时长从5分钟到120分钟不等,讲述方式各异,在对非遗的记录和呈现中,多角度捕捉到更具可看性的故事情节,以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所产生的交集,这让非遗影像拥有了更多受众。

  唤醒当下 令文化传承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等反映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的纪录片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影像工作者开始积极投身非遗影像记录的创作中。有非遗研究学者注意到如今非遗影像存在的碎片化问题。

  有学者认为,一些创作者去捕捉那些好玩的、夸张的片段,将久居城市的人认为奇特的“异文化”拍摄之后,放在互联网上播放和传播,吸引大众对“异文化”的猎奇。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表述一种文化,往往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如果拍摄者只用镜头去捕捉那些奇特的、夸张的东西,就会忽略文化与当地环境、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影像文化志一方面要做到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另外还要做到发展地继承。”张雅欣表示,非遗只有更好地被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继承,进而被更多的人传播。“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如何能达到这一正向循环?我觉得这是非遗影像记录者和研究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她说。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朱靖江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的影像志项目为例说:“节日影像的完成不应该是学术工作的结束,而应该是新的研究与创作的开始,只有这样,节日影像才能具有更丰富的学术活力,从而反哺学术,成为真正的研究项目,让影像实践与学术的互动关系长久持续下去。”这实际上是对所有表现类别的非遗影像存在价值的整体表述。

  非遗影像作为知识传承和传播的载体,除了发挥传播、档案保存的功能之外,还应该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正如朱靖江所言,对那些还有生命力的非遗就必须在影像存留的同时,力争不在现实中失传。

  用镜头记录下浙江省苍南县蒲城迎神赛会“拔五更”的创作者陈振洲在学术座谈会上的一番话令人动容。他认为利用影像记录、讲述一座城市传统文化的创作者,是当代非遗传承保护的“培土人”,正是因为他们出身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了解并热爱那里的文化,才能够让非遗不仅成为镜头下的历史,更能唤醒大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

  这正是非遗影像展每年举办的现实意义。影像数字化记录非遗项目,虽然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起点。学界、业界一致的努力方向,是希望通过影像,令社会公众更多触摸现代化冲击下的非遗,开启重温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有益尝试,充分感知通过影像忠实记录所表达的文化忧患意识,进而理解影像作品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增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自觉与自信。(本报记者 于 帆)

                                                                   本篇文章转自《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 通过影像,让非遗从“被记录”到“被看见”

下一篇: 非遗影像展:记录人间烟火 传播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