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和纪录片最般配,遗产日去象山看影展

作者:蒋肖斌    发布时间:2019-06-07

        中青在线象山6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非遗和纪录片是天生的一对儿。如何记录非遗的“此刻”,为人们留下非遗“记忆”?今天上午,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非遗影像展”)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开幕。开幕影片《璀璨薪火》通过最

先进的影视技术手段展现非遗技艺之美,而两部特邀影片《嫁衣》《那达慕》一部故事片一部动画短片,让我们看到非遗题材广泛的创作可能。


        非遗影像展组委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静介绍,本届非遗影像展的主题为“非遗影像 中国实践”,共征集到260部作品,较上届增长了30%;且影片的主创团队年龄结构、专业构成呈现出年轻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组委会共选出入围影片30部(套),涵盖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非遗类别,并首次尝试增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青年创作短片”和“浙江非遗影像”三个展映单元。最能用镜头捕捉,最能通过银幕展现非遗之美的题材,莫过于传统技艺。此次影展中,有大量关于传统技艺的入围作品:有展现特色技艺的作品如《柳琴》《老秤儿》《平遥布鞋》《修复历史的记忆——天一阁修书》,展现地方技艺的系列片如《手艺人之越里寻遗》和《台州记忆》,也有将视线投射于正在消失中的传统工业与制造业的作品,如《晒盐》《郭窑村》。

        除了传统技艺,本次影展中也有大量作品关注节庆民俗活动:有浙江省特色的苍南《拔五更》和《常山喝彩歌谣》;有反映深受粤港澳人民共同喜爱的浴佛节舞蹈的作品《醉龙》,也有关注甘肃渭源县正月元宵打羊皮扇鼓舞习俗的作品《鼓事》《火的祭礼》和《芒蒿》两部作品,分别关注了彝族阿细人和广西苗族群众极具特色的节庆习俗,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有现场感和冲击力的欢庆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和影片中的人们一起欢欣鼓舞、热烈激动。


        影展中还出现了不少深入探讨非遗与社群、与受众文化消费关系的作品。《昆明戏窝子》用四集的篇幅,纪录了滇剧——这个地方剧种方方面面的角色互动,传承人、管理者、保护者、爱好者、社会群体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吴门琴话》记录了借由“琴会”的形式,汇聚人气,复苏古老古琴艺术的故事;而系列片《祁连山下》,则聚焦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裕固族。这些作品让我们认识到,如何促进加强非遗和受众社群之间的关系,才是非遗延续的关键。

        当然,影展中出现的最多的、也是最打动人的,还是人的故事,人的命运和在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他们是《平民老倌罗家宝》中的粤剧名家罗家宝的蹉跎岁月,是《西林壮寨裁缝》中郎坚美的时光静好,是影片《红事》当中爱情与传统的拉锯战,是《克智少年——吉则尔曲》中彝族少年的成长与挑战,是倔强的做柳琴的秦化光,是孤独的编乌篷的边张虎,是《追梦老玩童》,是可爱的《梁二爷》。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文化的生命力,就是人对文化的情感。因为有了每个热爱和实践非遗的人,哪怕平凡、哪怕寂寞,非遗才得以存在,得以延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于2018年首次举办,今年是第二届。6月7日至10日,浙江省象山县将进行30部入围影片展映活动,并围绕“从文本到影像——当下口头传统类非遗项目的保存与研究”“节日民俗事象的影像诠释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传播”三大主题展开学术研讨。高校学术展映已于6月1日在全国20余所高校启动。

        本次影展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承办。(文化副刊部编辑)

                                                               本篇文章转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非遗影像 中国实践

下一篇: 全国非遗影像展暨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