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史诗(湘西)、苗族史诗《亚鲁王》结项评审在贵州举行

作者:民族民间    发布时间:2018-01-27

微信图片_20180131123851.jpg

2018年1月24、25日,《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苗族史诗(湘西)”、“苗族史诗《亚鲁王》”结项评审在贵州省黎平县堂安侗寨举行。中国社科院吴晓东研究员、贵州省社科院麻勇斌研究员、贵州民族大学罗兴贵教授、安顺市民委市管专家王华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刘广宇教授作为结项评审专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简称“中心”)李松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张刚主任出席,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陆勇昌副主任列席活动。
       “苗族史诗(湘西)”由贵州师范大学龙仙艳副教授及其项目团队承担,项目以苗族东部方言区的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地区婚礼仪式中演述的婚姻礼辞为主要拍摄记录对象;“苗族史诗《亚鲁王》”由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杨正江及其项目团队承担,项目以苗族西部方言区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镇葬礼仪式中演述的《亚鲁王》为主要拍摄记录对象。两子课题完整结项成果由史诗完整演述资料片、民俗生活资料片、演述人口述访谈及文本翻译、整理等构成。微信图片_20180131123833.jpg        与会专家、领导集中观看了成果资料片及史诗文本,分别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在文本成果方面,针对“苗族史诗(湘西)”项目,专家们认为史诗的汉语译名应尽量遵照苗语发音,对史诗中出现的俗语应做专门的注释。针对“苗族史诗《亚鲁王》”项目,专家们分别从史诗的结构、内容翻译等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影像成果方面,专家们则从纪录片的“谋篇布局”、现场访谈和后期剪辑等多个角度为两个项目团队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修改建议。李松主任指出,子项目团队应着重关注史诗本体与社区之间的关联性,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学术性为导向,避免出现为追求传播性而牺牲学术性的理念偏差。微信图片_20180131123900.jpg       龙仙艳、杨正江项目组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专家领导的意见,表示会后将认真梳理修改意见,积极完善成果,最终提交一份令“中心”满意、对得起苗族同胞、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结项成果。
       贵州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中心陆勇昌副主任全程参加了结项评审。他表示,史诗作为一种口头传统,在非遗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史诗项目执行的宝贵经验,对今后贵州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苗族史诗(湘西)”和“苗族史诗《亚鲁王》”项目为苗族史诗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两个生动的个案,项目丰富的影音图文成果相对于以往出版的整编文本资料,有极高的资料价值,是对当下民间生活的忠实记录与还原。

上一篇: 关于转发《关于规范<中国史诗百部工程>项目成果参加评奖展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上一篇: 2018年《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招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