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与现代科技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作者:民族民间    发布时间:2016-09-22

20160922093007956.jpg

    9月21日上午,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简称“第四届非博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展”是其中一个展区,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主题为“学术研究与大众生活”。这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首次设立的学术成果展版块。
    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楼D1展区的1500㎡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所进行的新实践和所形成的新方法,特别是利用当今先进的技术保存、保护、利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
    展区设有16个展览主题,突出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利用。我们首次面向社会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平台”和“中国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平台”,可以直观地了解我国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1986名代表性传承人在我国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中国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有70余万比特数据存量,通过该数据库的查询功能,观众可以检索到自己家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歌、戏曲、音乐等资料。展区还综合运用虚拟现实、3D建模、人体动作捕捉、高精度影音制作等技术所制作了村落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项目。此外,展览还设有与儿童阅读结合的互动式中国民间故事绘本和与在线教育、国际教育结合的传统文化在线学习平台,以及集合中国谚语、民歌、戏曲、曲艺等音视频资源制作的数字视听项目。
    除上述展示之外,在本展区的“文化长城”和“学研馆”版块,汇集了6000余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出版物。包括历时30年完成、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长城”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中国节日志》等近期成果,以及由国家图书馆,各省市文化厅系统,各院校、出版社和研究机构提供的非遗保护出版物成果。观展期间,观众还可以在“留光忆采”版块观看《中国节日影像志》的代表性成果和国家图书馆带来的文化影像。
    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虚拟与现实并存,启迪与索思共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的展示空间。这次展览也是我们探索非遗资源数字化的多种途径和非遗资源科技化利用的多种可能性,推进学术研究与现代技术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努力和尝试。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使观展者在图书的阅读中、在逼真的体验中、在轻松的互动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与无限希望。

上一篇: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将举办

上一篇: “周而复始·中国人的节日与艺术美国巡展”活动在美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