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召开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座谈会

作者:民族民间    发布时间:2020-12-04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18.jpg       为贯彻落实胡和平部长关于积极编制规划工作的指示精神,继9月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后,11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光明日报、中国旅游报社、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10名专家以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有关同志出席会议。中心兰静主任出席会议,中心副主任荣书琴主持会议。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22.jpg

        兰静主任对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同志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天的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座谈会,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一项具体举措。中心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我们召开相关专题座谈会,开拓思路,细化路径,为编制有内容有操作性的规划打下良好基础。为便于专家研讨,兰静主任介绍了中心的主要业务和现有的资源优势。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30.jpg

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处长周峰介绍了农业农村部认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118项)、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的系列举措,比如推广农耕文化,建设村史馆、农耕博物馆等,希望进一步充分沟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46 张呈鸿.jpg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播处处长张呈鸿表示,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非遗为切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非遗司的重点工作方向。非遗司会同相关司局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比如:培训、案例评选、非遗旅游线路推荐等。他指出,非遗文旅融合要坚持能融尽融,宜融则融,要对具体的非遗项目具体分析,注意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规避过度开发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50.jpg

资源开发司综合处副处长聂頔表示,积极支持中心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设想。她提到,第一,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遴选,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抓手;第二,资源开发司正在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充分展示文化元素,融入生活;第三,资源开发司推进创意进景区和创意下乡,对景区和乡村通过创意进行整体提升,建设品牌;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列入景区和乡村品牌建设标准,创意产品的开发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54.jpg

公共服务司事业发展处干部李铁表示,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涉及到公共服务的部分,主要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一举措有助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整合资源、改进服务,有助于文旅融合,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157.jpg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谈到,随着中国GDP增长,国内高收入家庭数量不断增加,旅游形式逐渐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非遗体验机会大大增加。他建议:第一,做资源普查和调查,形成总体规划,评估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转化。第二,加强非遗与旅游产品理论研究,为非遗进景区和乡村文化传承做好理论支撑。第三,传统节日开发应把握好度的问题,适时出台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第四,注意文化传播与效益转化关系,注重挖掘当地资源的品牌内涵,切实助力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第五,以数字地图形式整合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充实智慧旅游。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01.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认为,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是一个巨大宝库,是中心开展“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的重要依托。文艺集成志书由民间采风而来,是口传知识被文本化的过程;“送书还乡”,则可以使凝固为文字的知识重新活化,回到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擅长读书写字,除了用于治国理政,还能将自己的闲情雅致记述下来,如文震亨的《长物志》,至今依然鲜活。工匠群体一般不擅言辞,很少见诸于史册,但也有少数工匠写书,如明代黄成的《髹饰录》,已成为漆艺界难得的经典。与短暂易逝的生活相比,经典是永恒的,二者之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经典可以成为生活的参照,生活也可以成为经典的补充和发展。例如,《髹饰录》里有记载、但失传了的漆工艺可以恢复;《髹饰录》里没有记载但后来新增的漆工艺也可以补充进去。因为有了经典,生活中的经验便有了一个生长和积累的平台。

关于新时代乡村建设,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是一个很好的指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国古代,山水不仅是自然风光,也包括风土人情,是自然、历史、人文的统一,因此能够入诗入画。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经常出现渔樵耕读四个角色。重建山水中国,需要对渔樵耕读四要素进行重构。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原有的文人阶层不复存在。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也可以说人人都有条件成为“文人”。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记录的是“渔、樵、耕、牧”创造或欣赏的文化。在今天,“渔、樵、耕、牧”有可能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人,不仅有朴素的生活经验,也具备文化人的反思能力,就此而言,“送书还乡”恰逢其时,为找回乡愁记忆提供了“文本”依据。当然,“送书还乡”绝不是直接将书本送回去,而是需要与专业机构合作,对书本中的内容以及原始的影音资料进行创造性的转化,然后将经过转化、活化的内容送回乡村,才能真正达到反哺乡村的目的。在供给端,可以建构“民族民间·乡土记忆”内容品牌;在输出端,可以建立“民间记忆图书馆”、“乡愁记忆馆”等平台,为具备条件的当地机构挂牌。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05.jpg

中国旅游报社副社长胥波介绍了报社的成立和传播文旅融合的相关案例。他建议:一是多开展双向培训,让旅游业界对非遗更加了解和敬畏,让非遗相关人员对旅游市场更加熟悉;二是更多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旅游的发展,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三是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要突出区域特色、塑造品牌,文本开发、舞台表演、互动体验、商品展销、宣传展示等多种形式,需要跟当地的文化更匹配;四是建议中心成立非遗旅游宣传推广中心或非遗旅游研究院;五是中心应发挥资源优势,以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为基础创作更多的电影、演艺、互联网节目等精品内容;六是参考敦煌研究院的做法,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08.jpg

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玲介绍了光明日报评选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和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情况,她认为中心召开的这次座谈会突出了三个“结合”的跨界思维和格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非遗保护、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结合;文化和乡村社会经济结合。她建议:第一,非遗中的传统工艺一定要和现代消费现代设计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进行点、线、面的系统谋划,打通非遗文创产业链;第二,未来中心可以从课题研究转向实践引导,聚焦文艺集成志书资源的活化利用,由“精英采集”转向“大众采集”,中心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化和集成创新,进行IP提取、交易、赋能,成为全国最好的乡村文化内容的集成商和提供商;可以建立乡愁寻梦馆、乡愁记忆馆、乡村耕读馆等品牌IP。第三,中心可以加强与外联局、海外文化中心等对外文化机构的合作,深入开展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让各国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第四,中心可以跨界联系,开拓更多的合作展示空间,比如在高速公路服务站、高铁站文化会客厅、乡村公共空间(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文化室、村史馆、农耕博物馆)等开辟非遗体验展示窗口。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14.jpg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这两大类保护措施中,融入旅游业态、文化消费业态都隶属于促进非遗传播的范畴。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九大保护措施,近年来的非遗传播工作从“宣传”拓展到“弘扬”、“振兴”等措施层面,包括了展馆建设、新媒体传播、进校园、与旅游融合、跨界合作等更多内容。非遗与旅游融合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旅游实质上是人类在异国他乡寻找和体验差异性的过程,而我们保护非遗恰好是保护文化差异性、促进文化间的交流。非遗旅游重要的是促进了更多人对非遗的认知,有助于人们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要重视遗产旅游的精神性,发挥好旅游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作用。前期,我们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非遗进驻景区的具体合作模式,如何让非遗项目在景区旅游、乡村旅游中获得一席之地,得到可持续发展,遗产持有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如何通过标准化建设,让非遗体验场所、非遗研学游场所等有效对接旅游服务和管理要求。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17.jpg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负责人田苗讲到,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是为了游客和村民两类不同的受众。对于进景区,中心可以针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制作文化体验的旅游口袋书(包括实体和数字形式的),突显“诗意之旅”或“文化漫游”;可以联合快手等平台做非遗打卡手册,“此地非遗正确打开方式”。在景区,非遗的展示、解读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针对此,中心可以进行非遗的展示、样例、导游术语的读本绘制与培训,让景区和导游正确或准确介绍和展示非遗的魅力。

说到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旅游,日本的《寿司之神》是日本人拍出来给外国人看的,这就是国际文化传播。日本的文化旅游符号是在二战之后,被日本的政府、知识分子和匠人一起打造出来的,有梯队有层次。但我国的文化符合,特别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缺乏第二梯队。现在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识,跟30年前没有太多区别,主要还是太极、古琴、京剧、饺子、剪纸。现在有没有可能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非遗明星的第二梯队?这方面,重庆小面50强的策划和投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借鉴。

乡村振兴需要解决文化问题,乡村旅游需要解决文化服务等软件问题。中心有文艺集成志书,可以制作集成的乡村版,建设乡村非遗传承的资料平台,以公众号的形式服务于专门的社群和普通村民,推动其来复兴和传承传播祖先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20.jpg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外联合作部部长李德新表示,非遗是资产,他需要盘活。旅游景区是场景,它需要营造。非遗需要更多的流量去认知,还需要小众的传承和大众的传播作为支撑。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有几个展会,将在展示非遗和文旅结合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明年还将在苏州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跟景区结合的研讨会。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25.jpg

四川旅游学院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晋超讲到,旅游和非遗结缘最初的主战线在旅游商品领域。旅游行业通过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分会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市场资源平台。就四川省绵阳市而言,非遗进景区、进乡村、进学校、进超市、进社区和直播带货的活动都开展得非常顺利。在支持非遗进景区进乡村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分类补贴的方式:食品类的非遗项目盈利性较好,基本只是提供场地,不补贴;手工艺类的非遗需要适当补贴交通费等费用;表演类的则采用政府采购等形式予以重点扶持。在非遗传播、创意进乡村方面,我们采取引导返乡和下乡创业青年与当地非遗传承人结合的方式,以发现乡村之美、创造乡村之美、传播乡村之美为理念,让非遗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取得了一些工作实效。下一步建议:一是将非遗传承创新工作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区、景区、乡村旅游等评定标准中去。二是优化非遗补贴,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公共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提高政府对非遗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培训,不但要对非遗传承人培训,还应该加强对非遗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四是加大培育企业、协会等非遗市场主体建设。五是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对非遗场所的规划建设。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28.jpg

鼎坤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佳雯谈到:非遗传播进景区进乡村,传播的目的还是要融入生活,让大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第一,传承人本身就是传播的主体,但他们对传播渠道的利用不到位,因此有必要进行培训。第二,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收集编撰工作,中心拥有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可以成为内容输出平台,既可以输出到景区、乡村,也可以再带到城市;第三,中心的资源特别丰富,可以先选定几个独有的,进行市场转化,打造IP,如可以制作具有体验功能的口袋书,也可以将中国原生民歌节打造成大的IP;第四,可以考虑利用中心的优势,制定具有引领性或者说是指导性的标准,联合相关单位,建设乡村民俗中心(乡村耕读学堂),也可以利用科技将图文影像等内容导入乡村,并进行更好的互动;第五,李子柒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每一个传承人都可以是李子柒。中心有民族民间文艺内容,也能够团结连接广大传承人,在国际传播上大有可为。我们宣传传承人,宣传民族和民间文化,宣传它的自然、环保、生态,它的多元文化的共生和朴实的价值。这种宣传可以让国外更了解中国,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国际的游客。

微信图片_20201124104231.jpg

快手政府事务高级经理曾钰雯介绍了快手传播非遗的情况,如2019年,快手平台发布了“非遗带头人计划”,打造快手非遗活化加速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快手联合央视财经等,策划推出#我的家乡有非遗#系列主题活动,征集作品近4000个,用户参与量6000万+;快手联合全国约10所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参与高校、邀请100位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名人为授课导师,共同打造快手“非遗学院”。目前各类非遗项目均在快手平台上有传播。如戏曲,热爱戏曲的粉丝在平台内高达数百万,各个剧种都有固定的粉丝群。戏曲类作者创作热情高,在平台内生产活跃率高达85%,大量作者和粉丝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演出。曾钰雯表示,快手非常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创意能够在平台上呈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将这些内容聚合并传播,同时需要对进一步非遗传承人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对新媒体(包括运营、电商、品牌营销以及知识产权维护)的认知和利用。

此次座谈会为中心的发展和规划编制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心将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广泛合作,切实推进规划编制和未来发展工作。

上一篇: 中心开展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联合举办地调研工作

下一篇: 《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招标通知